水產養殖前改良底質的方法 |
水產養殖前改良底質的方法 1.徹底清淤絕大多數地區養殖對蝦都是在養殖季節進行,到了冬天一般都不養殖。冬天沒有雨水,應將池水排干或抽干,讓塘曝曬變硬后,即可以清淤。清淤的最好方法是用拖土機,翻耕把底泥拖走10cm左右。既把污泥清走,又可以挖深池塘,池埂得到修整,又增加蓄水量,效果非常明顯。 2.翻耕廣西和廣東許多沿海地區的蝦塘是沙質底,可以用牛犁翻耕。這種方法對改良底質起一定作用,但不徹底,因為翻耕的結果,會把污染源隱藏起來,留下隱患。 3.曬塘曬塘是對蝦養殖奪取高產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曬塘就是把池水排干后,讓塘底曝曬龜裂、發白。這可殺死池中部分病原體,并可改良底質。沙質底池塘,經過曝曬,特別是夏天的高溫季節,適時曬塘,對各種病毒、細菌和寄生蟲等都有殺滅作用。曬塘對培養基礎餌料生物也產生重大影響。泥底蝦塘經過良好曬塘后,培養的水色是茶褐色,以硅藻為主;而不曬塘或存有積水的蝦塘,培養的水色為綠色,以綠藻為主。茶色水色比綠色好,藻相穩定性強。 4.洗池廣東珠三角地區和其他一些地區,全年都養殖南美白對蝦,其中包括冬棚蝦。這些地區的蝦農,為了提高經濟效益,在捕完蝦后,都不清淤,也不曬塘,而是用高壓水槍,沖洗蝦塘污物,邊沖洗邊抽干或排干,直至把池中黑色污泥清洗沖走,這種清淤方法,效果也很好。
|
上一篇:水質改良劑在水產養殖過程的正確使用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