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質改良的重要意義 |
底質改良的重要意義 大量的研究與生產實踐證明,池塘淤泥增多、底質惡化(池底惡臭)是造成池塘底部“氧債”升高、PH失衡、有毒物質和有害細菌增加的罪魁禍首,是造成整個養殖水體水質污染的重要原因。池底惡化輕則使魚蝦蟹攝食量下降乃至停食.蟹類夜間爬上岸、病害發生與蔓延,重則造成魚蝦蟹中毒、泛池,出現人量死亡。若魚池、蝦池已使用多年,近海流域水質較差的地區.這類危害更嚴重。因此,延緩池底“老化”過程,及時改善底質已成為養殖能否成功的關鍵之一了。 池塘環境中,除水源外,底質是影響水質的最主要因素,般新開池塘較少發病就是這個原因。老塘則應利用每年的空閑時間曬塘,清除過多的淤泥,以減少疾病的發生。疾病的爆發。飼料效率不高、養殖成本增加、養殖風險加大等,其直接原因就是水質的惡化,而水質惡化的根本在于底質惡化!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改水必不可少,對水質的調節有扛桿見影的效果,能有效緩解水體的惡化,但改良底質才是根本,從池塘底部人手釜底抽薪,才一能有效而持久維護良好水質,創造符合健康養殖的水環境。單純改良水質或單純改良底質都不會達到改善養殖水環境的理想效果,也就說。改水與改底都要徹底。
|
上一篇:沸石粉在海鮮養殖中得到大規模應用 |
下一篇: |